1. 指針偏離零點,且示值的誤差遠超過允許誤差值
故障原因:
a. 彈簧管產(chǎn)生*變形。這與負荷沖擊過大有關。取下指針重新安裝,并調(diào)校;必要時更換彈簧管。
b. 固定傳動機構或傳動件的緊固螺釘松動。
擰緊螺釘。
c. 扇形此類與此類軸的初始嚙合過少,在振動或顛振的影響下引起脫牙,從而改變了游絲原來的力矩大小。
適當改變初始嚙合位置,即可使嚙合輪齒適當?shù)脑龆唷?/span>
d. 扇形此類與此類軸的初始嚙合過多,且因受瞬時的沖擊壓力而超過測量上限引起脫牙所致。
適當改變初始嚙合位置,即可使嚙合輪齒適當?shù)脑錾佟?/span>
e. 在急劇脈動負荷的影響下,使指針在減壓時與零位限止釘碰撞過劇,以致引起其指示端彎曲變形(無零位限止釘者,則所因劇烈的振動或顛振所致)
整修或更新指針。
f. 機座上的孔道不暢通,有阻塞現(xiàn)象。
加以清洗或疏通。
2.指針的指示端處于零位限止釘之后
a.指針指示端與其表盤之間的距離過大,或因指針本身的剛性較差以致在振動或顛振的影響下從原來的位置上跳出。
可將指針指示端適當?shù)靥崞鹪侔灿谙拗贯斨?,將其向下按撳,以適當?shù)臏p少間距。
3.在增減負荷過程中,當輕敲外殼后,指針擺動不止
a.游絲的起始力矩過小。
適當?shù)貙⒂谓z放松或盤緊,以增加起始力矩。
b.長期使用于不良的環(huán)境中,或因游絲本身的耐蝕性不佳,以致由腐蝕的影響而引起彈性逐漸消退――力矩減少。
更換游絲。
c.進油管的閥門開得太大或控制閥接頭孔太大。適當控制閥門或?qū)⑵浣宇^孔孔徑縮小。
d.周圍以高頻振源。
裝置減振器。
4.指針在回轉(zhuǎn)蝕很滯鈍,且油突跳現(xiàn)象
a.傳動件間在活動配合處有積污存在,或因其被銹蝕,以致引起傳動不靈活。
若所積污,用汽油清洗之;若被銹蝕,則應除銹后再予清洗。必要時,應酌情更換。
b.機座上的孔道略有阻塞。
加以清洗或疏通。
c.傳動件間的配合間隙過小,以致引起傳動的不靈活。
適當增大配合間隙并在該處添加少許儀表油或鐘表油。
d.上、下夾板上兩組支承孔不同心或不平行,引起傳動不靈活,常因各支柱長度不一或是在鉚接是產(chǎn)生偏斜所致。
可用加襯墊的方法來跳蚤支柱的長度,重新進行鉚接來校正支柱的偏斜。
e.拉桿兩端上的小孔予相連接的零件配合不良,有卡住現(xiàn)象。
可適當予以校正,直至保持靈活時為止。
f.輪軸予輪徑不同心。
作輪軸矯正。
4.在增減負荷過程中。當輕調(diào)皮外殼后,指針示值的變動量或跳動量遠超過允差值(位移超差)
a.齒輪上的輪齒被局部磨損。
適當?shù)馗淖凖X輪的嚙合位置,必要時,更換齒輪。
b.傳動機構中的軸或支承孔被磨損,造成徑向或軸向的配合間隙過大。
調(diào)整軸或支承孔磨損嚴重者應予更換。
c.游絲的內(nèi)圈或外圈固定端失控――游絲座脫落或銷釘脫出,以致無法克服機構中的摩擦力和空程的影響。
可將游絲座或銷釘重新壓入到齒輪軸的軸頸上或原來的連接位置上。
d.指針與軸套的鉚接不牢固,出現(xiàn)松動現(xiàn)象。
在鉚接除重新予以鉚接,知道無松動現(xiàn)象為止。
e.游絲亂圈――顯著變形。
作必要整理或更換。
f.游絲的彈性差或彈性消退,以致作用力矩難以克服機構中的摩擦力和空程的影響。
更換游絲。
g.表盤固定螺釘松動。
緊固表盤螺釘。
h.指針與齒輪軸安裝不牢。
在齒輪軸上安牢指針。
i.游絲的外圈及機構中的其他零件使其活動范圍受到一定的限制,或其圈與圈之間接觸過緊,使作用力矩得不到應有的改變。
加以必要的調(diào)整或整理。
5.指針運動不平穩(wěn),有抖動
a.扇形齒輪與小齒輪上的齒面積污。
去掉積污,用汽油或酒精清洗。
b.指針軸彎曲,使指針靠緊于表盤或表蒙。
把軸校直,使指針于表盤平面間距合適。
c.扇形齒輪傾斜。
矯正扇形齒輪平面。
d.被測介質(zhì)壓力波動大。
關小閥門開關。
e.壓力表安裝位置有振源。
消除振源或加裝減振器。
6.指針的指示失靈,即在負荷作用下,指針不產(chǎn)生相應的回轉(zhuǎn)
a.長期振動或顛振的影響使彈簧管的自由端上于拉桿相鉸接的銷釘或螺釘脫落。 銷釘或螺釘重新安在原來的連接位置上。
b.機座上的孔道被臟物嚴重堵塞。 加以清洗或疏通必要時拆卸彈簧管進行清洗。
c.中心齒輪于扇形齒輪之間傳動阻力大。 增加齒輪夾板上下間隙,在支柱上加墊片。
7.指針在負荷作用下,停留在相當于測量上限的1/3~3/4范圍內(nèi)的任一位置上
a.傳動件間產(chǎn)生嚴重銹蝕現(xiàn)象。 更換銹蝕的傳動件。
b.相嚙合齒輪的齒輪產(chǎn)生嚴重磨損,致使其齒形顯著變形——處于“咬死"狀態(tài)。在通常情況下,其他傳動也必定產(chǎn)生嚴重磨損。 更換齒輪以及其他磨損了的傳動件。
8.在負荷的作用下,指針產(chǎn)生相應的回轉(zhuǎn),但常在臨近測量上*指針卻不再回轉(zhuǎn)
a.多見于外殼公稱直徑較小的或原來的寄過設置位置就過于緊湊的壓力表。這樣,在長期的負荷作用下,往往使彈簧管產(chǎn)生一定稱度的*變形,以致其管端的zui大位移受到殼體內(nèi)壁的約束。 殼適當修除管端于殼體內(nèi)壁相接觸的部分,或者將彈簧管拆卸后重新焊接,以改變其原來的空間位置。必要應更換彈簧管。
b.齒輪夾板結合位置不對。 松開結合螺釘,將夾板旋轉(zhuǎn)到適當位置。
c.彈簧管自由端于扇形齒輪連接拉桿太短。 調(diào)整或更換拉桿。
9.指針不能恢復零位
a.指針本身不平衡。 作平衡校準致平衡。
b.游絲盤得不緊。 增大游絲轉(zhuǎn)矩。
c.中心輪軸上沒有裝游絲。 裝上游絲。
d.在未加壓時指針就不在零位。 調(diào)整零位超差。
e。指針靠在表盤上或靠玻璃表蒙上。 重裝指針在適當位置,即不靠玻璃也不靠表盤。
10.指針指示讀數(shù)誤差不同
a.彈簧管自由端位移于壓力不成比例。 作管子彎曲度校正,能校正,否則更換。
b.彈簧管自由端位移與連接桿傳動比調(diào)整不當。 調(diào)整傳動比。
c.表盤刻度不均勻(指一般表)。 更換均勻刻度表盤。
d.刻度表盤與中心齒輪不同心。 進行同心度調(diào)整(必要時作特殊調(diào)整,可以偏心)。
11.當負荷穩(wěn)定時,示值不能保持穩(wěn)定,即指針的指示值呈現(xiàn)出逐漸下降的趨向
a.在長期的脈動負荷作用下,時彈簧管產(chǎn)生疲勞破裂或其兩端密封處有滲漏而引起泄壓。 若屬破裂需更換同規(guī)格的彈簧管,若兩端密封處滲漏,則補焊或重焊,或?qū)⑦B接零件重新擰緊。
b.長期受到被測介質(zhì)的腐蝕作用。使彈簧管收到腐蝕破壞引起泄壓。 更換相同規(guī)格的彈簧管,或選用耐腐蝕介質(zhì)作用的壓力表。
c.機座本身存在砂眼、夾雜物等缺陷,以致在長期的負荷作用下產(chǎn)生滲漏。 應更換相同規(guī)格的機座,對測量低負荷者可補焊。
d.機座上的螺紋與引壓管道上的連接螺母間連接不良,有泄壓現(xiàn)象。 加以擰緊,擰緊后仍無效的則應更換密封墊圈。
12.在使用過程中,即在被測介質(zhì)的負荷作用下,突然產(chǎn)生急劇的降壓現(xiàn)象
a.彈簧管有明顯裂縫甚至破裂,這種情況常與管子本身質(zhì)量不佳直接有關。 應更換相同規(guī)格的彈簧管,并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
b.規(guī)格選用不當,如被測介質(zhì)的zui大負荷接近于壓力表的測量上限,以致在長期的負荷作用下引起疲勞而破裂(以上兩種情況多見于鋼制管子)。 應選用測量上限較高的壓力表。彈簧管破裂按相同規(guī)格更換,并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
13.機座上的螺紋于引壓管道相連接時,無法擰緊
引壓管道或連接設備上的螺母尺寸于機座的不一致,例如兩者的螺距不等,螺距雖等但有其中之一左右的牙廊半角顯著不等或有少量的英制螺紋同公制螺紋。 用圓牙返修;返修無效更換。
14.表盤上的線條和數(shù)字脫色或褪色,引起讀數(shù)困難
a.長期受道輻射光的作用或熱源的影響所致。 情況不嚴重者可以修復,即補正線條和填寫數(shù)字。必要時,應采取避光、絕熱等措施。線條數(shù)字脫落者應予更換。
b.長期受到周圍環(huán)境中有害氣體的侵蝕影響所致。 維修或更換,必要時選密封型外殼壓力表。
15.壓力表無指示
.彈簧管裂開。 更換彈簧管或報廢。
b.中心齒輪和扇形齒輪牙齒磨損過多,以致無法嚙合。 更換兩齒輪(無法更換的舊表則予報廢)。
產(chǎn)品分類
Products